名人轶事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陈瑸

清代康熙年间,有位县官被康熙帝称为“苦行僧”,这位“苦行僧”用自己清廉的一生不仅获得统治者的认可也获得了所辖百姓的爱戴,他于任上去世,康熙帝追授其礼部尚书,赐祭葬,谥清端;台湾人民捐钱塑了两尊像,一尊留在台湾的“名宦祠”,一尊用船送回他的出生地广东雷州府海康县并建“清公祠”以兹纪念。雍正年间,他入贤良祠。他就是与海瑞、丘浚齐名的“岭南三大清官”的陈瑸。

陈瑸,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今雷州市)人。康熙三十三年,陈瑸考中进士,历任古田县令、四川提学道、台湾兵备道、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官职。陈瑸疏议废加耗、惩治贪官污吏、禁止滥用刑罚、置社仓积谷抵御灾年、崇尚节俭、兴建书院、整顿武备等。

清代康熙年间的官员俸禄非常低,七品知县每年的俸禄只有45两,根据米价的市场波动,购买力换算到现在,大约每两白银折合人民币300-750元之间,取平均数每位知县的每月工资不足2000余元。

知县的工资不仅要负担一家人的开支,还要用来支付自己助理的工资。古代知县的工作主要分三个部分:教化、收税、断案。知县大多八股取士下的科举出身,术业有专攻,并不能立即胜任这些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找有相关经验的人协助完成,这些人就是影视剧中的“师爷”。面对如此情况,许多知县就开始从“火耗银”上做文章,史书记载:清初,官吏薪俸低,地方官吏便通过增加田赋来增加收入,这种收入就叫“耗羡”或“火耗”。这种加赋的做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助长官吏的腐化。

而陈瑸不愿通过“火耗银”增加收入与民争利,仅靠微薄的俸禄维持生计。据《郎潜纪闻》记:陈瑸为官20余载,由于工资养不活一家人,更多时候家人不带在身边。自己儿子想看望下陈瑸,竟因为没有路费而父子不能相见。陈瑸也没有钱宴请同僚,只有一两个助理仆从,饮食以蔬菜为主极少有肉。

后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帝知道陈瑸的事迹后感叹:此苦行老僧也!后来康熙帝召见陈瑸时问他俸禄够用吗?陈瑸说由于别人欲望多所以不够,而自己欲望少开销少所以俸禄够用。

陈瑸初入仕途的第一站就是福建古田,古田县由于多山,而导致丁田错综复杂、赋役轻重分配不均、百姓流移失所、盗贼猖獗,但古田县最大的问题结点在于大量蠹书蠹役盘踞衙门。

作为一名“空降兵”陈瑸既没有为明哲保身睁只眼闭只眼向当地既得利者进行妥协,更没有与当地豪强势力同流合污,他凭借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

“治县先治士”,基层官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官吏的优劣。据史书记载陈瑸在古田率先开展了吏胥公开招聘考试,通过考试选拔了优秀的吏胥,裁撤了大量的冗员。这种透明、公平、公开的招聘让冗员虽有不满但无理由反对,淘汰掉的冗员不得不回家务农,节省了大量县衙财政支出的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税收。对新招录的吏胥陈瑸进行了相应的管束并建立了考核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陈瑸通过廉政爱民、以身作则建立了一套稳定、高效的行政队伍,过去古田县遗留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丈量丁田、均平赋税、清理拖欠、建立义学、保障治安等,建立了维持了良性发展秩序。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古田县焕然一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古代百姓把县太爷尊称为父母官,正是对基层官员能够爱民如子的美好期望,陈瑸赴台湾做县令,面对台湾百姓生活艰苦,官场酷吏当道,奢侈糜烂、急敛暴征的情况,陈瑸赴任后立即进行整改,在台湾他体察民情、清廉正直、爱民如子,常以“取一钱与取百万金无异”为戒,深受百姓拥戴。在具体治台措施凭借着 “苦行僧”式严于律己以身、廉洁奉公的精神,很快台湾遗留的问题也都得到解决,使宝岛的人文风气焕然一新。面对高山族和大陆移民之间民俗的差异,陈瑸亲力亲为的去化解矛盾,遇事不惊,求同存异,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保持社会整体的稳定。陈瑸不仅勤政更善政,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及各种关系的协调,成功为宝岛台湾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后陈瑸升至四川学政,离任时,百姓万人夹道,挥泪道别,民称陈瑸为“青天”。几年后台湾又发生民变,官兵久战不能平定,损失惨重。福建巡抚张百行奏请康熙:“为四川学政觅人易,为台湾道得人难。”于是,清廷补授陈瑸为台湾厦门兵备道,率兵回台。台湾民变百姓听说陈瑸来了,各自奔走相告,朝廷一兵一卒尚未使用,民变竟自动平息了,足见百姓对其之拥戴。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