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邹荻帆

邹荻帆1917年生,湖北天门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1937年发表第一首长诗,1938年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先后出版诗集30多部,长篇小说3部,散文10余部,其著作先后被十余个国家翻译介绍。1993年第24届南斯拉夫斯梅代雷沃国际诗歌节上,邹荻帆荣获“斯梅代雷沃城堡金钥匙”奖。

1979年2月,邹荻帆担任“诗人海港访问团”副团长,和团长艾青、其他成员等20多人,沿着祖国的海港城市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参观访问,其中包括湛江。自此,邹荻帆和湛江开始“亲密接触”,与湛江这片美丽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在行程中,他们不顾日夜兼程的颠簸,争分夺秒地与海员们接触、交谈。当船员们已经酣睡,他们还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听着海啸,望着变幻莫测的海面,思索着社会,思索着人生和斗争。然后,用那饱蘸着爱和恨的笔,写下了一行行扣人心弦的诗句和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散文。”其中包括邹荻帆分别给广州一位海运机械工程师、湛江一个老码头工人、海南岛一位港务局负责人写慰问信。

邹荻帆的《给湛江的一个老码头工人的信》长达3000多字,信中以湛江港一位码头老工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旧社会黑暗的悲惨遭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当家作主的喜悦。老工人在旧社会做牛做马,依然无法获得生活的保障,吃不饱,穿不暖。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自学文化,以科学思想、技术武装自己,参与发明连环起吊法,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邹荻帆写道:“湛江曾被法国人称作广州湾,那里的码头曾是法帝国主义的军港、商港,是法国的租借地。……你是在咸水里泡大的,从少年时期,你就给法国船扛棉纱、面粉、军火。你说,你扛过一包四百多斤的棉纱,直压到你要断肠、断气,汗如雨下,全身的骨架都要压倒在地上。……卸货的时候是包工,限定在十四小时运完,眼睛模糊,手腿麻木,上上下下,海船跳板,运货的筹签,你忘命地抢运,你扛着人力所不能承担的重担,仿佛称过满量,船超载重,称要断,船要沉……十四小时后,你领了包工银,躺在破棚户的竹床上,三天三夜筋骨疼得不能翻身。”这首现代诗对于工人的悲惨命运表示极大的同情。

往后,邹荻帆曾两次来到雷州半岛采风,写出了多首美丽的现代诗。

雷州半岛盛产甘蔗以及热带水果。在邹荻帆的笔下,则将湛江地区的土地称为“甜蜜的原野”,诗中写到“我把湛江地区的土地称为甜蜜的原野,这是因为湛江地处亚热带,亚热带的海洋性季风吹拂在土地平坦、江河溪流众多的原野上,使得甘蔗的青纱帐,酝酿了糖蔗,仿佛这土地上涌着无数蜂蜜的喷泉。这里不但蔗糖是甜蜜的,还盛产芒果、菠萝、荔枝、红心橙,这怎能不是甜蜜的原野呢!”

湛江又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被誉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对虾之都”。邹荻帆将湛江的沿海滩涂面积称为“透明的田园”,诗中写到“因为海水是透明的,而这沿海的148.6万亩和浅海面积836万亩,都是水产资源丰富之所。更何况还有丰富的海底资源,南海西部大陆架,经勘探查明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真是能够年年丰收的透明的田园啊!”

从湛江港到东海岛,再到湛江晨曲,诗人邹荻帆多次热情歌颂湛江,为湛江擦亮城市名片,唱响湛江做出巨大的贡献。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