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陈昌齐

雷州半岛地灵人杰,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文江学海浩瀚。陈昌齐,字宾臣,号观楼,又署“瞰荔居士”,雷州府海康县人,是清代乾嘉年间精通文学、语言、考古、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大师。

陈昌齐自幼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过目成诵;17岁贯通群籍,学问渊博;28岁为广东乡试举人;29岁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官场。虽为京官,陈昌齐仍秉持着勤学好书的习惯,白天为官教学,夜里又挑灯苦读,手不停批,口不绝诵。同时,他又爱书如命,每遇心仪之书,即使当衣缩食也要买到,堪为后世榜样。

时值盛世,朝廷发起整理“三通”“四库”的浩大工程,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和《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七年,陈昌齐担任三通馆纂修官,独自担当地理一门校核工作,因他百倍认真,条理分明,博得了“生平最精地理之学”的赞誉。随后,陈昌齐又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当时的四库馆“贤俊蔚兴,人文郁茂,鸿才劲学,肩摩踵接”,汇聚了纪晓岚、戴震、周永年等学术界的鸿学大儒,陈昌齐便是广东学术界的翘楚。

参与“三通”“四库”的编修工作,为陈昌齐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昌齐著作主要是对诸子的研究和对经学的考证,他主张经学研究要从古文字入手,重视声韵训诂,反对墨守成规,应融会贯通,重视传统经学的研究。在学术方面,陈昌齐著作颇丰,有《吕氏春秋正误》、《淮南子考砌》、《楚辞韵辨》、《测天约术》、《经典释文》等,可惜世事浮沉,后来因邻居失火殃及陈家,这些著作劫后仅余凤毛麟角。除了做学问,陈昌齐对艺术也有极深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骨肉匀称,结构严谨,苍劲有力,一气呵成,自成一家。

嘉庆十四年,因为遭到朝中权贵的挤压,亦或许陈昌齐看透了官场的乌烟瘴气,最后,67岁高龄的陈昌齐向浙江巡抚递交了辞呈告老还乡,离职时,士民攀舆送者几及万人,可见其清廉之风深得民心。

辞职之后,陈昌齐心系故乡,虽已高龄,但他为家乡培育人才仍壮心不已。嘉庆十六年,陈昌齐回乡掌教雷阳书院,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与学生论道注重平等交流,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一时之间,雷州府呈现出了“宁静不佻,勤学不息”的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在陈昌齐的以身作则、宣讲治学的影响下,雷州半岛重教开民智,蔚然才俊兴。

修《雷州府志》《海康县志》一直以来都是陈昌齐念念不忘的心愿,而辞职还乡之后正是修志的大好时机。陈昌齐一接手便夜以继日地赶写纲目,以旧县府志为依据,动笔编纂。凭着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得到海康举人黄清雅、遂溪举人周植、徐闻恩贡生邓启南的大力协助,担任分校,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将地方志编纂好了。

正所谓知行合一,陈昌在重视文教的同时也重视促进乡邻和睦友好。陈昌齐的老家南田村与邻村禄切村常发生争执,他对乡亲们谆谆告诫:不要因为南田村出了一个陈观楼就不把人家禄切村放在眼里,要知道,有千年禄切,五百年观楼啊!陈昌齐的一番话让乡亲们豁然开朗并对禄切村友好礼让。这些话传到禄切村也让村民深受感动,主动善待南田村,两村关系日渐融洽。如今,陈昌齐教育开导乡亲的“有千年禄切,五百年观楼”佳话被后世人广为传颂。

纵观陈昌齐的一生,唯有以一联评之:守正道勤政廉洁当为治世一能臣,重教化淳厚学风不愧岭南首文魁。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