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江天骥

江天骥,1915年5月7日生,良垌镇南溪村人。著名哲学家、翻译家和哲学教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北省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美国哲学研究室主任。

1926年,江天骥在11岁时考入廉江中学,后考入广雅中学,1932年考入中山大学英文系。中山大学毕业,后因接触进步思想被捕而离校。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投身抗战。

江天骥回顾自己一生时候曾说过,历史曾经给他开了两个玩笑。

历史给他开的第一个玩笑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读于中山大学外文系的江天骥像当时很多青年一样,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偏好阅读进步书刊。由于他常常表达激进的思想和言论,不幸被国民党政府捕进监狱,刑满释放后又被学校开除。

历史给他开的第一个玩笑是在1942年3月。幸运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团结抗日,国共矛盾缓和,政治松动。1939年下半年,江天骥以中山大学外文系学籍转入位于云南的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就读。可是,还有三个月就要毕业的他却被征召入伍当军事翻译员。

1941年,出于宋美龄的要求和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美国退伍军人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同年7月和10月,200余名勇敢、渴望冒险的队员来华,在美国政府尚未正式向日本宣战的情况下,参与中国抗战。由于战斗勇敢、战绩辉煌,航空队被中国百姓亲切地称为“飞虎队”,基地建于昆明西郊,机场建于昆明巫家坝。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7月“飞虎队”被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成为美驻华空军特遣队的骨干力量。

自1942年起,由于来华美军日益增多,对军事翻译员的需求不断增大。早在1941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就向内迁大学发布征调外文系三、四年级学生为译员的命令,1942年时任西南联大常委的梅贻琦通告凡不服从征调者,即予开除学籍。当时联大外文系毕业班同学尚未参加毕业考试,除女生外,江天骥与其他男生全部应征入伍。据江天骥先生回忆,他入伍也有自愿成分,因为他当时觉得,在军中当翻译官也算是为抗战出力。

1944年上半年,当被告知马上可以作为第四期译员出国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把握住了出国深造的机会。12月下旬随空军军官百余人抵美,后被指派到圣•安东尼城工作。在那里,江天骥主要的任务是给一位少尉教官担任物理学和空气动力学课的口译,也给一位中尉教官担任气象学的课堂编译。由于一般都是上午上课,而课堂编译的任务又较轻,江天骥便集中精力在附近大学里选修功课。

在美国,江天骥便以自学和研究为主,同时参加了圣•玛利大学的函授学习。后就读考取哲学学位。1945年赴美就读科罗拉多大学研究生院。194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1948年至 1952年受聘武汉大学副教授。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因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副教授。1956年李达老校长重建武汉大学哲学系,礼聘他回校教书。江天骥先生欣然追随老校长回到珞珈山,此后一直在武汉大学工作至1998年退休。

2006年10月16日9时30分,江天骥先生与世长辞。

江天骥先生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为20世纪西方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分析哲学在我国的普及和我国哲学界在国际学术界地位的提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