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雷州雷祖祠

雷州城外西南五里有座英傍山,山脚下依势而起的,是位列于雷阳八景之一、有着“雷岗耸异”之称的雷祖祠。这座早在1996年11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始建于公元642年,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唐朝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而建。其历史之悠久,在方志典籍中多有记载,如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南宋祝穆编撰的《方舆览胜》、清代屈大均编撰的《广东新语》以及当代出版的马书田的《华夏诸神》、《超凡世界》、乔继堂的《中国崇拜物》等。

说到雷祖祠,就不得不提雷州换鼓。在古代,雷州换鼓与钱塘江潮、广德埋葬、登州海市并称为“天下四绝”。所谓雷州换鼓,就是古代雷州人在雷祖祠内举行的一种隆重的祭雷仪式。今因风俗之变已经失传,我们只能于古籍中一窥其往昔盛况。据清代刘世馨重编的《雷祖志》记载,“雷车雷鼓等物,各以板囹藏于庙内,令郡民当里役者依样修造,逢上元日,齐候文武各官送入商致祭,名曰‘开雷’。又办酒席—官民同乐,组得风调雨顺,不然则岁悍年凶,自是有待则应,银都获享国泰民安之福。”

既然雷祖祠是为陈文玉而建,那又为何取名雷祖呢?想必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其中缘由且听我细细道来。唐贞观年间,南合州境内居有黎、瑶、壮、泉、侗、苗等多个少数民族。唐王朝为了更好地稳定边疆,便启用了当地土著陈文玉出任刺史。陈文玉在职期间,巡访境内,消民疾苦,精察吏治,政教并行,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民皆富庶,风俗大变。在施行德政之余,陈文玉深感南合州乃天子南陲重地,若四海有事,此定为兵家必争之所在。为使黎庶安宁,便开始兴建城池,公款不足便自捐薪俸,绝不费民财。与此同时,他将古台州改名为雷州,此名沿用至今,不曾更改。为铭记陈文玉所做的善事,百姓便将其尊称为雷祖。

雷祖祠年代久远,其中自然也不乏文物和传说。祠内文物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赐匾额及历代碑刻等30余件。各朝的显宦名流、骚人墨客,在游览之余无不留下了感人的诗篇。寇准有诗,东坡有赋,丁谓作记,车钢题碑,这些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至今仍珍藏于洞内,堪称祖国文物之瑰宝。而关于雷祖祠的传说,则要追溯到五代后梁开千四年。当时,寇贼符盘容等人不输税粮,倡乱骚扰,还煽动民族纠纷,搅得雷州百姓不得安宁。铁差都知司马陈真得知情况,带领12只船的兵力,围剿征讨。与此同时,符孟喜等也驻师届中,但因朝廷官兵不熟悉情况,屡战不胜。后来,朝廷官员向雷祖焚诗请示,并于庙前张榜招兵。次日复战,便远远望见雷祖陈文玉与汉太尉李广协同阴兵助战,虽大获全胜,但贼首未擒。至夜,陈真梦见雷祖传话:“赋来降我,我收在庙前,化为石人。”黎明起身,果见四石人跪于庙庭,其中一个被杀了头。雷州从此得以太平,陈嘉等拜谢雷祖,并具疏奏闻朝廷,改元为乾化二年,朝廷命郡官重建雷祖庙宇,并于雷祖庙西建李太尉庙,塑太尉像,与英山石神列而为三,称“雷祠三殿”。

时光变迁,人事皆非,但雷祖祠仍静静地坐卧于英傍山脚,等待着有缘人推门造访。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