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址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锦囊所城遗址

锦囊所城位于徐闻县东50公里,在今锦和镇城内村,是明代徐闻两大所城之一,规模次之海安城。据宣统三年《徐闻县志》记载:锦囊所城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安陆侯吴杰创建,万历三十三地震城崩,指挥冯万春重修。所城历600余载,其间因年久失修,城垣有残缺,但原貌尚存,直至1958年才被拆毁。

锦囊所城是一座用长方形条石垒砌而成的城堡。原本城墙高6.5米,厚5.3米,,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各门建有城楼。城垣四角建有瞭望敌台,方便对敌侦察、射击和守御,从规模和功能可见锦囊所城是明代南海前哨的海防要塞。

锦囊城名字由来也富有传奇色彩。相传吴杰建城之时,没有用来筑墙的石头,他内心十分焦灼,一天夜晚刚好睡着,梦见一老人拄着拐杖走来,献上一个锦囊,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在城西的一个角落的泥土下有可以用来筑墙的石头”第二天吴杰命人查勘,梦中老人说的话果然应验了,等到修好城墙,吴杰就把城墙命名为“锦囊”。

元明清时期广东南部濒临大海,其海域面积达164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绵长,全省海岸线居全国之首。这些无数水道纵横交错,无数大大小小的优良港湾藏身其中,同时也为倭寇海盗生存提供了最适宜的地理环境,这里经常有倭盗匪聚集因而在受到历代从浙江、福建而来的倭寇及安南海寇的影响,广东当时不得不加强其东路的海防建设。而锦囊所城一带在中国大陆地区靠近南海东南部,左控高、雷、广府,右扼钦、琼、廉和安南,其海湾深广,环郡大洋风涛千里,皆盗匪渊薮。其既要防止冲破东路而来的倭寇,又要预防由西路而来的外国势力,其哨探和兵防难免要特别加强,所以锦囊城从明初始就修筑防御工事。

锦囊所城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曾一度是比较繁荣的墟集。据《粤闽视纪略》所记载:“锦囊所城,东面有港口,乘小舟行十里出大洋,有新寮岛,这个港口又可以通向白鸽寨。”可以说锦囊所城为当时雷州半岛东部的交通要冲,由于商船从海南、北海等地经锦囊到西营及广州等地,这里曾一时商贸繁荣,人来人往。作为一个“千户所”,还驻有数百官兵,锦囊所城本身人数就不少,其热闹景象可想而知。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地势偏远,这座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邑却鲜少人知。我们多年后再次造访这座被人们遗忘的明代城池——“锦囊所城”,力图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锦囊千户防御所城的遗址位于现徐闻县锦和镇城内居委会村民居住区的空地上,遗址地势较高,处于一片土丘之上,但城墙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锦囊所城现有残存墙长300米,有大量块石。城址高出周围地面约3--5米,以西北角为最高,高达5米以上。城墙的夯土痕迹以西部和东部南侧二段最为明显。城址呈方形,每边长450米。城墙原为外部砖砌,中夹夯土。原有东、西、南、北四门,现仅留有一豁口,是城门遗址。城墙外有一条壕沟。城内遗有大量青砖、灰瓦及粗瓷器残片,多是明代遗物。当年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600多年前,明王朝在此修筑城池,使之一度成为雷州半岛东岸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不难想象,锦囊所城东门居高临下,气势伟崖,大有雄关气度。明嘉靖、隆庆时,沿海地区遭受倭寇侵掠,朝廷官兵曾在此浴血抗战。当时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倭寇侵掠,朝廷为了稳定南海边疆地区,必须采取屯兵、筑城、办学等各种方式进行军事、政治和文化渗透,于是“锦囊守御所”、“锦囊所城”和“锦囊社学”相继应运而生,大力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如今,徐闻市政府正积极对锦囊所遗址进行修复维护,确保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