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水潭吴氏大宗祠

湛江吴川黄坡镇水潭村吴氏大宗,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继广州陈家祠之后,第二个以姓氏宗祠为对象的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水潭吴氏大宗祠并非出于一代人之手,吴氏大宗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卅五年,由水潭吴氏六世祖韬素公和七世祖述素公,几经绸缪,备尝艰辛,带领族人修建而成,后又经过两次修葺,它恢复了当年恢宏的气势,飞檐翘角,斗拱交错,红墙白瓦,色彩斑斓,古色古香的韵味让人仿佛回到了明代。

大宗祠内部壁画更是堪称国内之精品,雕塑和壁画精雕细刻,吴氏大宗内部不少雕刻和壁画历经了400多年的风雨,却依然保持着往昔的风采,宗祠里的雕塑有山水人物、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造型都十分生动,形态也很是逼真,前墙角的上面,左边雕塑阳德为日神,右边雕塑嫦娥为月神。内墙壁画,彩绘汉代名典、山水景物与草尾龙等精美图案,千姿百态,古朴大方。

水潭吴氏大宗呈四进布局和大小宗三祠相连,是广东宗祠所罕见的布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大宗建筑群共3座,右为道南公祠,面积约800平方米;左为长房小宗祠,面积约600平方米;中为大宗,面积1400平方米,坐东向西,即乙辛兼卯酉。此大宗共分四进,古建筑名为“四马拖车”,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四匹马拉着的车子,属国内罕见。首进为门厅,二进名忠厚堂,三进名聚德堂,后进名忠孝堂,内置六厅十二房,大小九天井。大门正上方金匾之“吴氏大宗”四字,为清翰林、邑人陈兰彬公亲笔书写。宗祠内饰品陈列井井有条,各色灯光交辉璀璨。

村民建设吴氏大宗祠为的是祭祀祖先、商议族内事务等。据资料记载,该宗祠建成后,村民每年春季和秋季的时候进行祭祀,每年两次,这样可以使得村里才丁骏起,科第蝉联,由此可见村民对大宗信仰。吴氏大宗的修葺方案,是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论证而定。木雕为浙江东阳陈应红工艺大师主雕,灰塑及壁画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邵成村主持。砖瓦、灰浆严格按古建筑材料工艺特制,木料以花梨、紫荆、铁棱为主,做工精致,用料考究。

据史料记载,吴氏大宗祠古建筑群所处的水潭村本是一个繁华的贸易集散地,不仅农业、渔业收成好,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富裕生活,还吸引了很多商人坐船到这里贸易。当时,吴氏大宗古建筑群门前是一个巨大的水潭,“广十里,深数丈”,源流四通八达,使得潭水成为交通要点。当时的水潭村不仅繁华,风景也是一流,潭水江水汇集成流,形如丝织的衣带,绕村回环。白天这里风和日丽,波澜不兴,碧空万里,江天一色。夜幕降临,银河群星璀璨,渔舟灯火通明,上下交辉相映,流光溢彩。

吴氏大宗祠古建筑群虽然“出身辉煌”,此后也历经沧桑。随着潭江逐渐干涸,水运逐渐衰落,这里的繁华也敌不住历史的车轮,逐渐褪尽,在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大宗成为前线抵御敌军的指挥部。解放初期,村里人在大宗里办学,直至1980年始才恢复大宗的宗祠的功能。吴氏大宗祠因为经过了400余年的历史沧桑,宗祠的风貌受损较为严重,光华不再。为保护历史文物,水潭村一些有志青年便提出要慷慨捐资重修,筹集巨资,苦心筹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把吴氏大宗重修落成,如今依然能从新落成的建筑群中,窥探到一线当年的历史痕迹,捕捉到一点深埋已久的蛛丝马迹。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