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雷州超海宫

超海宫位于广东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夏岚村东边,全部为砖、石、木结构古建筑,四进三道门四合院式布局。有山门、拜亭、正殿、后殿、东西庑、三天井庭院等宫舍20余间。

据清乾隆三十年“天妃超海宫管业碑”记载:“公元1506—1521年,经郡守袁、刘二位将近庙海田、海埠、桩门带港五条拔入庙作为香灯”。

该宫虽经多次修葺,山门拜亭、正殿至今仍然是同治年重修清建筑风格,目前主体建筑结构完好,文物保护完善。

超海宫造型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工艺精美绝伦。宫前有三面青石栏杆和10多米高的航海灯标旗杆。山门采用“番鬼托梁”斗拱梁架结构架设,木雕工艺惟妙惟肖。一米多高的风火墙上灰塑有牡丹、梅瓶、八宝、花草、虫鱼等。造形以马鞍,外檐灰塑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呼之若出,脊头博古纹中加以麦穗、牡丹、蝙蝠等饰物,形象生动。风火墙檐高大,既能突出雄伟壮观,装饰空间灵活,又能抵御咸水浸蚀,对梁架防潮、浸袭多功能的保护作用。其建筑工艺可与广州“陈家祠”媲美,古文中有“渡南宫、渡北阁”的赞誉,形容超海宫整体看上去“南宫北阁”的超凡建筑气派。

值得一提的是超海宫内“番鬼托梁”木雕,堪称一绝,价值十分珍贵。还有明清碑刻多通,明代雕工精美的大理石香炉一件,清代五祀五件,清代至民国楹联、木匾多块。这些是东洋沿海“五海庙”系列之一,对于研究沿海渔民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及民族迁徙史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超海宫庙内有一条乾隆三十年石碑《奉道府县批断超海宫管业碑》,内载一桩裁夺海埠管理权的案件,该碑表明,自明代崇祯年间,“近庙海田、海埠、椿门、带港五条”原来都由地方官拨入超海宫。这是说,超海宫在明代时管控的物业范围很不小。也即,明代时此宫周围,已是人烟稠密,物产丰饶。

此外,宫内还有一块同治二年石碑《奉府宪示例永远碑》。碑虽已残缺,但尚可辨别的是地方人士要求知府颁布协议条文,其中包括对盗的处理。可见,当时的“超海宫人”,敢于斗盗,并希望依法治盗。——这种依法治理的斗争精神,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法治品格!

当然了,超海宫建筑的美在于其内在美:爱国、英勇、正义。清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法帝国于1899年趁机租借雷州半岛的广州湾,即今湛江市,半岛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岛人的反法帝斗争,也同步开始。1899年4月23日,吴邦泽等遂溪人民武装反抗法帝的入侵;1936年夏,广州湾坡头人民武装反法殖民者强加“人头税”,并成立了“抗法自救会”。这些斗争不能驱逐法帝出岛,但在一定程度上,打掉法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打出半岛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番鬼托梁的木雕艺术,正是源自于上述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家热情讴歌这些爱国斗争,能工巧匠更是以木雕的形式将之载入祠庙,并突显出爱国反侵略、正义必胜的主题。

尔后,在2008年,超海宫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