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庙会(坡头罗侯王庙庙会)

坡头罗侯王庙坐落于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道,俗称大王公。明代《高州府志》记载,该庙是纪念元朝保国爱民英雄罗郭佐一门忠烈及其部将的纪念性祠庙,是彰显其平定海寇、壮烈捐躯的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坡头罗侯王庙庙会名列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坡头罗侯王庙始建于1352年,又于清光绪十九年重建,距今己有600多年历史。罗侯王名叫罗郭佐,出生于湛江,宋朝末年时任化州路总管,一家四代五人先后为国捐躯,节操高尚,庇佑一方百姓平安,被人们敬尊为“罗五节”,是湛江历史上一位大公无私、打击海盗、忠国爱民的英烈人物,深受百姓爱戴赞扬。村民对其感恩戴德,把罗侯王敬奉为保国安民、福佑海疆的神灵,从刚开始建庙供奉祭拜,逐渐演变到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抬罗侯王神像到村里巡游,再演变扩大到海上巡游和庙会活动等。这种信念超越了宗教信仰,是人们对英烈的崇敬和缅怀,对历史的传承和弘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坡头罗侯王庙庙会根据百姓巡游日程的不同,分为陆地巡游、海上巡游和罗侯王神诞三个不同的仪式,其中尤以海上巡游独具地方特色。每年正月初十,附近的麻斜、井头、张屋以及张、黄、李姓等15个沿海村庄,把各自敬奉的近20台神轿会集到村广场,并摆满烧猪、奄鸡、水果、甘蔗等祭祀物品,请道士颂经,敬告神灵以表示虔诚,然后相继巡游15个村庄,每个村庄设分道场供村民祭祀,神像队伍一到,村民马上点燃大香大烛,焚烧纸元宝,鸣放炮竹,设案拜神,直至正月十五日陆上巡游结束。

正月十五当晚设坛敬告神灵后,即进行海上巡游,包括出海祈祷、烟花赞礼、犟轿抖神、彩船巡海、沐足康安等仪式程序。人们先将诸神请上彩船,并由青壮年护卫,从麻斜码头北上,先后经过南油码头、海湾大桥、下山码头、港务局码头、南三码头等地,再重新回到登船地点,沿途在海上巡游大约三小时。海上巡游仪式与陆上巡游大致相同,降公、颂祝等程式必不可少,巡游期间锣鼓喧天,一派热闹景象。巡游完毕后,请神离船,重新回到岸边彻夜巡游至第二日凌晨,而后用海水沐足后承兴回庙。心有所求的善男信女将一米多长的大香,插上神轿前面的横置金属板,同时鸣放炮竹,祈求安康。广场上不时燃放烟花,炮竹声、锣鼓声、欢呼声,声声入耳。在十六日凌晨四点过后不久,罗侯王的神轿飞快地冲进了庙里,接着人们用新手巾和清水小心翼翼地为神像拭擦灰尘,祈求罗侯王保佑平安,庙里理事为其更衣,抬其归位,信众再三跪拜。至此,隆重热闹的“罗侯王庙”庙会的海上巡游正式告一段落,圆满落幕。农历二月二十二是罗侯王神诞,当地也要举行大型祭拜仪式,远在外地的张氏后人、与麻斜有姻亲关系的人们都赶来参加,庙会活动隆重而热烈。

数百年来,罗侯王庙纪念着保国爱民、战功显著的英贤,是粤西道教文化中心,庙会活动凝聚着当地广大群众对于英烈的诚挚敬意,是地方淳朴风俗的继承与延续。同时,坡头罗侯王庙庙会以其海上巡游的独特祭祀形式,承载着雷州半岛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浓郁的民风民俗,从侧面反映出岭南地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