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东海嫁

在广东第一大岛东海岛,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谣——东海嫁。东海嫁就是嫁女或亲人去世时“哭嫁”,以表达哀惋不舍之情。东海嫁历史悠久,是东海岛人发明创作的本土民歌,是用东海话哭出来的民歌。

自唐宋以来,东海岛人在岛上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雷州方言体系的东海话、行东海礼、倡东海风、习东海俗、哭东海嫁的民俗。据传,在广东湛江东海岛,古代女子出嫁前一个月就开始哭嫁,不仅自己哭,还会叫上自己村中的姐妹一起陪着哭,边哭边诉,倾尽感念双亲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之情,以及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未知迷茫。东海嫁的音调平和偏低,节奏口语化,较为紧凑、平稳、整齐,适合长时间的叙述。

东海嫁与雷州歌是一对孪生姐妹,但东海嫁又有别于雷州歌。雷州歌是用正腔演唱,是引吭高歌。东海嫁则用哭腔演唱,凄切婉转。东海嫁最大的特点,就是哭中唱、唱中哭,如泣如诉,具有浓厚的东海岛色彩。语言土话土语,但流利酣畅,诙谐而自然,生动有趣。哭嫁的内容,有控诉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有责备媒人,有怨恨父母包办婚姻,有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还有道诉与兄弟、姐妹、婶嫂的离情别意。在后来的传承中,人们办丧事,亲人妇女也唱东海嫁,一直流传至今。

从《东海岛文丹村尤氏族谱》中,可以找到600年前的东海嫁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文丹村出了一名叫尤彰然的太监。有一次,尤彰然回文丹村省亲。因为他少小离家,村里人都认不出他来,怀疑他是冒名的,一时间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他恍然明白,眉头一动,便哭了一首东海嫁《认乜认》:“认乜认呀认乜认,赤坎过来是那衍;那衍过去千秋窟,千秋窟来文丹连。”

民国时期,东海岛人邓茂隆、李焕南等人,根据土相村妇女李桂梅的婚姻遭遇而编写的《李桂梅诉情》,是东海嫁的代表作,在东海岛广为流行。这部爱情叙事嫁歌本,四句七言,600多首,俨然是一部长篇叙事诗,讲述了旧社会女子在婚姻中的种种际遇。

因为东海嫁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深受群众喜欢,它在抗战时期还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抗日战争时期,老干部黄明德在抗日反汪大会上哭东海嫁,揭露国民党反动县长与汉奸汪精卫的罪行;东海岛的干部下乡,他们用东海嫁这种形式来召集群众,非常有效。他们爬到树上哭东海嫁,群众就自动集合起来。建国后,东海嫁的形式,被作为各时期最好的宣传工具广泛使用。改革开放后,东海嫁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宣传改革开放成果、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劝世警世、表彰好人好事,赞扬好官等,如较为流行的《哭焦裕禄》:“裕禄做官无讲价,吃国家饭想国家;日忧夜思致富策,喝多少夜提神茶。”

长期以来,由于“雅堂不登,学士不道”,以口传形式为主的东海嫁不断散落与失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海岛人才逐渐意识到保护东海嫁的意识,开始对这种遗落在民间的艺术瑰宝进行收集和整理。岛内一些热心文化人士正积极从事东海嫁的收集整理工作,他们深入圩镇乡村,访嫁手歌者,整理收集口头创作,寻找线索,辨迹寻踪,搜寻历史资料。2015年,《东海嫁》出版,收录2500多首不同体式的古今嫁作品,为湛江的民间文艺添砖加瓦。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