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蜈蚣舞(雷州乌石蜈蚣舞)

雷州乌石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民俗舞蹈活动,寄望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民国《海康县续志》记载:"群童队行,手持香火楦饰,龙狮首尾,跳舞通街,曰'舞蜈蚣者',此农民相沿之习也。"可知其为模仿蜈蚣行走的一种民俗舞蹈。

“蜈蚣舞”的独特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堪为“蜈蚣为舞,天下一奇”。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之夜,乌石港区群众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传统的乌石蜈蚣舞表演队伍的参与者多达80余人,主要道具是一具用竹、藤、布、丝绸等制成的蜈蚣模型,身着色彩和装饰镜片,里面悬吊特制的灯烛。表演者头戴草笠,草笠上插满香,双手也各执一把香,一个接一个排成一排,用一条长约100多米的大船缆在各人腰部打结,每人分隔1.5米至2米,按一定距离彼此连扎成约100米的长队。队伍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其中一人扮“头”,两人扮“尾”,其余人扮“身”,带“头”者还需要头戴小猪笼,猪笼中塞满泡沫块并插上香,尾部的两人各背一个小猪笼,猪笼中塞有石头和浸湿的稻草,四周插满了香,扮作蜈蚣的分叉尾,据统计,整条“蜈蚣”用香量多达8400支。因怕尾部的两个人不堪重负,加上此两人一定喝酒至半醉,所以他们各有两个人扶持前进。由于负重并半醉,尾部摇摆至街道两边,幅度最大,行人或追看者常常躲闪不及,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表演时,所有表演者均采用半蹲的姿势,张开双臂起舞,以模仿蜈蚣行走。带“头”者的双手呈形似蜈蚣“钳牙”状的动作,在前方开路,尾部的两个人左右幅度较大,向两边摇摆,模拟蜈蚣行走时尾部的活动。在夜色朦胧中,整个队形宛若蜈蚣,故称“蜈蚣舞”。另还有一人扮“耍弄者”,手持竹竿、稻草球制的“蜈蚣珠”,在队前做挑逗动作。队伍按预先划定的路线沿各大街小巷作巡游表演,表演队伍每经各处,各家各户或商铺均燃放炮竹与之相呼应,最后回到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前结束表演。

到了近代,为增加蜈蚣舞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艺人对蜈蚣舞进行了多次改编,在保留传统蜈蚣舞的精华和特点的前提下,将蜈蚣舞表演队伍由一改为二,表演者从80人减至10到20人之间,表演形式改为“两雄蜈蚣”、“两雌蜈蚣”或“雌雄蜈蚣”三种组合。表演时表演者身着蜈蚣色服装,舞蹈动作模拟蜈蚣爬行和相互嬉戏的形态,随着锣鼓的节奏摆动,时缓时急,两条蜈蚣不断变化姿势,逆向、转腾、穿插。雷州乌石蜈蚣舞具有鲜明的舞蹈个性和地方特色,近年来,雷州乌石蜈蚣舞已从地方表演逐步走向全国舞台,成为世人喜爱的特色舞蹈,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湛江市现已将蜈蚣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石港是疍家聚居之地,也是古雷州府的水师重镇,蜈蚣舞是疍家文化、陆居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农耕、海洋文化的双重特征,同时蜈蚣舞讲求高度的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这与历史上雷州先民出海捕鱼风险大,渔船上必须集体拔网和分工协作密不可分,因此表现了当地汉族民间古朴的生产劳动分工理论,对研究疍家文化及海上丝绸之路有重大价值。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