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吴川瓦窑陶鼓制作技艺

吴川瓦窑陶鼓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乐器之一。

吴川瓦窑陶鼓原名长鼓。因长鼓主要是用陶泥烧制而成的,故称陶鼓。瓦窑陶鼓腰部细小,用瓦窑的陶泥与瓷泥烧制而成,两头为大小不同的空间鼓口,蒙上羊皮后,用绳子把两头鼓面的羊皮绷紧,随时可调节音色。演奏时把鼓背挂胸前,右边用手掌拍击,左边手执小竹棒敲打,发出不同的“叮”“碰”声,故当地也有人称陶鼓为“叮碰”。后又增加了舞蹈动作,由数十个身背陶鼓的人一起按音乐节奏表演系列舞蹈情节,加强了视觉感观,使此项民间音乐保存了下来。

唐代后期,就已经有人开始制造陶鼓。陶鼓主要生产于陶乡瓦窑村,故名瓦窑陶鼓。瓦窑村制造陶鼓,有的是师徒相传,有的则是家族相传。他们烧制好陶鼓拿到县城去卖,历来各乡镇及粤西地区都有人到吴川县城或到瓦窑村购买陶鼓。清朝时期曾绍佐与民国时期杨会贵就是当地制造陶鼓的高手,后来曾家进、杨文禄继承父业。旧时的陶鼓身上没有花纹及浮雕,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陶瓷厂当技工的黎明及梁景尢,在石陶鼓身上雕刻上龙凤及花草图案,使得陶鼓更显美观古朴。

瓦窑陶鼓制作,一般以石膏作模具材料;陶泥、瓷泥、黄釉作陶鼓原料;辅以用铁圈、羊皮、棉线绳装配而成。陶鼓外表看来简单,但制作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选泥,要求用适度的陶泥,然后炼泥,用脚踩透踩熟泥巴,再用手工制作胚,雕花,上釉,烧制,蒙皮,调音等等,要经过38个工序,且成本高。对窑火温度的控制要求高,烧陶鼓时火温要1000-1200摄氏度左右,外用带孔的陶缸罩住陶鼓来烧,使其保持原形。火温太高会令其缩裂,火温太低则会使之发白,硬度不足,容易破碎,烧陶鼓的师傅可以凭着丰富的经验识别火温。最终制出的陶鼓,因鼓身厚薄而音色不同。

行走在瓦窑村,随处可见到村前屋后均有堆叠着的陶瓷制品,以盆、埕、缸、煲、碗、罐等为多。在村边的山坡上,仍耸立着一排排的老窑址,见证了当年瓦窑村陶瓷事业的辉煌。

在千余年的传承中,瓦窑陶鼓一直在与时俱进。原本外表平凡的素色瓦窑陶鼓,经改良创作后,在鼓身添加了精美的“龙”浮雕,并描上云彩花纹,涂上釉彩。瓦窑陶鼓还曾近乎“绝版”,因为其制作技艺多是通过民间艺人“言传身教”,容易出现“人在艺存,人逝艺亡”的情况。早些年,陶鼓的挖掘发展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当地的陶艺师傅还制作出一种20厘米高的小陶鼓以及高1米的大陶鼓,并以九指连环手法雕九龙壁,创国内业界先河。

陶鼓作为吴川民间傩舞《舞二真》、《舞六将》或祭神时的伴奏乐器,逢年过节,闹元宵,到处都可以听闻到陶鼓的“叮碰”声。陶鼓的演奏,通常用小圆鼓及唢呐伴奏,音乐一般选用当地的流行祭神唢呐曲调,节奏明快。表演时,用小绳系紧两头用羊皮蒙着的陶鼓,挂在胸前,双手敲打,便会发出“叮碰、叮碰”的声音,音质清脆,质朴典雅,古香古色。

吴川瓦窑陶鼓作为中华民族最原始的乐器之一,对研究传统音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民间舞蹈傩舞的保留及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3年9月,瓦窑陶鼓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文物仿制暨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被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的艺术品。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