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title : '' }}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苏村番薯

早在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发布的第109号公告,批准1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中,吴川的“苏村番薯”就已榜上有名!

苏村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苏村番薯的品质。苏村位于湛江吴川的东北面,距离吴川市区约有6公里。苏村内有江水穿流而过,亚九坡、罗子坡等6个坡经水流冲积而成,面积达8千多亩。上世纪七十年代,苏村村民担泥建造堤坝,前后6公里长的堤坝拦住了江水,水流冲积而成的小坡成为了“人造田”,内含丰富的腐植层,成就了苏村番薯生长的最佳位置。由于“人造田”长期受小东江浸没,因而沉积着一层很厚的泥,没有砂子。令人称奇的是白水塘坡里的泥土晒干后,遇到水就像沙子一样完全散开。据化验,“人造田”里的土质钾含量达43%以上,是番薯生长的必需元素。苏村人在“人造田”上种番薯是从1978年初开始的,当时在“人造田”地势较高的地方种四、五十亩,获得成功。1982年,种植280亩,到1995年突破1300亩。今年达2800亩。不论种植面积多少,也不论在生产队时期还是分田到户阶段,该村种植番薯都是统一行动,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左右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在“人造田”上劳作。20多年来,栽培技术经历了精耕细作,粗耕粗种,嫁接杂交三个时期。

番薯种植不用精细打理。土地先经过浸水有充足的水份,然后犁地栽种,高温多雨时,土容易形成自然的一干一湿环境适合番薯生长。现在,村民用农家草木灰等作为基肥,苏村番薯产量高且味道独特。

长在小东江边的苏村番薯,色泽黄白、个大,入口甜而松脆,香味独特。苏村的地理环境独特,那里的土壤属粘质土,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钙化合物含量高),加上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产而且味道独特。苏村番薯一年只种一造,一般在农历六七月份收成。每年收获季节,客商纷纷到苏村抢购番薯运到珠三角等地销售,因而当地流传着“苏村番薯贵过米”的说法。为了进一步打响“苏村番薯”品牌,增强地方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吃番薯最方便常见的做法就是直接上锅蒸熟,熟透的苏村番薯薯皮开裂,对半剥开后薯肉松散,热气腾腾中伴随着浓厚的香甜。

刚收获的番薯放上两个星期之后,口感和味道最为适宜。挑选番薯时,个头小的番薯反而香气会稍浓郁些。据了解,番薯放置了一个月左右,水份会减少两成左右。若是要长时间存放在家里,最好撒上些石灰粉避免虫害,每天喷洒少量

苏村番薯的煮法,目前较为流行的有两种方式:用高压锅或普通锅(铝锅、陶锅)蒸;用微波炉蒸。村童用泥块堆成地窑子焗熟也非常好吃。

此外,还要掌握番薯的“脾气”,否则,味道大打折扣。例如,番薯蒸熟后要马上开盖;收获放了两个星期的番薯最好吃。体形大的不如小的好吃;收获的番薯贮藏在六个月以上,蒸煮前,要把番薯连续浸水8小时才使其味道不变。

番薯贮藏也要讲究技巧。收获一个月后,番薯水份减少两成。若不注意保存,味道和肉质就变化。因此,收获回家里,就要用石灰粉撒,以防虫子。一个月后,每天早晚要用水喷湿一次,每个月都要用石灰粉撒一次。这样,至少可以贮藏一年。

近年来,苏村番薯已闻名中外。每年有大批中外人士要享一下苏村番薯口福。若错过机会,只能望土兴叹。苏村番薯是一年一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种下,到立秋前十天是收获期的开始,全部收成时间约十天。也就是说,在立秋前几天到苏村准能买到番薯。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